本報訊 11月17日,記者從市委農辦獲悉,今年3月份以來,全市圍繞美麗田園、廁所革命、基層治理等10個指標,委託第三方每月對全市24個鎮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情況開展測評。截至日前,全市200多個村(社區)100%完成了“三清、三拆、三整治”,89.6%的村(社區)達到乾淨整潔標準,人居環境顯著提升。
秋日的暖陽,灑落在村中每個角落,巷道中調皮嬉戲的孩童、家門口聊家常的老人、曬穀場上一派豐收的喜悦……近日,記者在大涌鎮起鳳環社區沿着數百米的青石板古街走走停停,看到露天天井、雕花石牆、鏤雕門窗、村中古建築連片而建,鱗次櫛比,街道路面乾淨整潔,“三線”橫平豎直,房前屋後也無雜物堆放,沿稻田的綠道上,三三兩兩的行人慢悠悠散着步,一片寧靜與祥和。
“以前可沒這麼幹淨整潔。”起鳳環社區黨支部書記李作程説,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最難的是改變村民思想,村民認為在自家房前屋後堆放雜物是很正常的事,於是村兩委幹部就每天利用下班時間,挨家挨户走訪勸説,主動幫村民清理房屋周邊衞生,一來二去人居環境整治才慢慢有了成效。
大涌鎮城管住建和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餘啓波介紹,今年3月份,全市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開展比學趕超工作,四五月份時第三方人居環境考評成績中,大涌鎮整體排名靠後。於是,該鎮就每月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會議,讓各村(社區)針對考評扣分細則,一項項對症下藥。同時,各村(社區)也藉助黨員、志願者、親子義工等活動,夥同整治亂堆亂放、亂貼亂掛、亂搭亂建等問題。而針對人居環境整治中最突出的“三線”問題,大涌鎮則統籌聯繫相關運營商,一同制定整改方案。經過一些列整改,大涌鎮人居環境顯著提高,在比學趕超中也擺脱了“後進生”稱號,在八月份時的排名位列全市第三。